甲年:吴智勋《和平纶音 》做个感恩的人
来源:网络转载 作者:天主教周村教区 发表于:2020-10-03 09:28:10 浏览:29次
依 5:1-7,斐 4:6-9,玛 21:33-43
今日福音的比喻是接着上星期的,对象也是司祭长和民间长老。耶稣说这比喻的时候,是祂荣进耶路撒冷之后,并且已经和当权者发生过正面冲突;接二连三的比喻,都是耶稣给予他们震撼性的当头棒喝。
比喻本身看似有许多犯驳、不合理的地方。我们会问:究竟有没有如此野蛮的佃户?在我们心目中,只有无良地主欺负农民,很少会有凶恶农民欺负地主,所以比喻的故事在现实环境中似乎不太可能发生。我们又会怀疑到底有没有如此愚蠢的地主,他明知佃户的行为像流氓,但派遣仆人去时,竟然没有派其它人同去;而派儿子去时,也没有派人去保护他,简直是送羊入虎口。按当时的习惯,如果地主没有继承人,那么租用田地的住客,便可以占有那些土地,难怪佃户那么兴奋要杀害主人的儿子。
我们不能用今天的逻辑去看这故事,因为整个比喻是救恩史的缩影。天主特别优待以色列人,为他们开垦了葡萄园,围上篱笆,掘了榨酒池,筑了瞭望台。这一切都是当时以色列人梦寐以求的东西。天主如此赏识以色列人,并不是因为他们了不起,他们只是个弱小的民族,不能和中国、印度、埃及、巴比伦、希腊、罗马等著名古国相比。这是天主的选择,天主的恩宠,没有其它理由。
天主拣选了他们之后,对他们极端信任,由他们全权负责自己的产业。当自己派去的使者被鞭打、被杀害后,天主仍怀着信心,希望他们回头;最后还本着爱心,派自己的儿子去,希望用爱去赢取他们,结果连儿子也被杀。故事中耶稣迫使当权者回答该怎么做,让他们定自己的罪。故事一方面定了当权者的罪,另一方面留有余地,保留他们回头皈依的机会。耶稣总是等待他们归来。
故事中佃户的行为极不合理,可是不合理的事偏偏会发生。人的罪本身就是不合理、不合逻辑的。天主当日优待了以色列人,今天天主同样优待了我们,赐我们恩宠,使我们能够接纳祂。可是,我们有感受到这份恩宠的可贵吗?
我在中国大陆曾有过赶火车的经验,当时候车室已挤满人,候车的乘客只好在火车站外的空地上等候,黑压压的坐满一大群人,而我要在人群中穿插,才能到火车站内。其间我强烈的感受到作为基督徒的幸运。天主为甚么选择了我,而没有选择我眼前的一大群人?在十二亿中国人中,基督徒占不到百分之一,我作了甚么,值得天主一再照顾?此后,每当处身于人群之中,感恩之心往往油然而生。
基督徒都是新佃户,故事当日是希望犹太人能皈依,今天为我们作新佃户的,总有警惕作用,天主既如此优待我们,让我们不要再辜负天主的恩宠,结相称的果实,做个感恩的基督徒。
|
|